贵阳 5-9℃ | 空气质量
欢迎访问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教研动态 > 综合教育

少儿编程教育的实施困境与突围路向

发布日期:2023-12-22 16:38:09 字体:【

少儿编程教育的实施困境与突围路向

付成玉

少儿编程教育是一种通过编程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人工智能基础内容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思维、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目前,少儿编程教育的开展仍处于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理念认知偏差、组织形态单一、评测效果乏力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少儿编程教育实施中的主要困境,就少儿编程教育的突围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一、少儿编程教育实施困境

1.理念认知偏差

理清少儿编程教育实践逻辑和理性基调是其落地深耕的大前提。少儿编程创始人Resnick研究发现,少儿编程教育发展最大的挑战源于文化和教育。各级各类少儿编程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决定了其发展趋向和发展水平。学校教育层面上,教育管理者对编程教育的认知决定了学校是否开展少儿编程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教师是编程教育开展的执行者,编程教育年龄的下沉与延伸,导致教师们在教什么、怎么教方面仍然存在理念不清、目的不明的问题。市场教育层面上制造出虚假需要,难以保障少儿编程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家庭教育层面上,绝大部分学生在其中是被动的,他们不是选择和推动的主体;家长的教育水平分布跨度大,对少儿编程教育认识是不成熟和不均衡的,对其本质目的和价值意蕴的判断单一。多重认知失衡压制,阻碍了少儿编程教育发展。

2.组织形态单一

少儿编程教育的教学组织形态受其普及程度、学科性质、教学任务等的制约。在学校内,受教学任务和建设需求限制,教学多是以社团、兴趣班等方式进行相对深入的、持续的学习,受众小,受益面窄。校外教学组织形态上处于一种无序、自在发展的状态,没有固定范式,且依赖教师或者家长的思想和行为去激活。众多学习方式里,社群化的学习方式突出,并不强调教师讲授或者专家权威;亲子结对的方式更为特殊,非常依赖于家长的主导和家长的教学水平;社区教育视域下的公益课方式可从学习动机方面进行激发,但受制于少儿自驱动力和社会意识,少儿依赖性强,自律自发性相对弱。

3.评测效果乏力

目前少儿编程教学考评没有明确标准,其考评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乏力现象。第一,研究对象群体单一。多数的研究选择的对象仅仅面向单个年级中单个班级,极少有研究对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相关结论并不能全面反映实际应用情况。第二,由于少儿编程教材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选择的教学内容有不同,或者不同年龄段学习者学习同一内容,得出的研究结论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有限。第三,大多数研究切入视角和选择的评测方式各有不同,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划分,大多研究的测量量表和框架都是从整体上探讨K-12学生的思维素养发展,很少针对具体的、分层级的评测功用进行分析以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同时关于评域、评模、质评、量评、评标等的评估和测量项都不明晰,这也是少儿编程教育推进困难的因素之一。

二、少儿编程教育理性认识

少儿编程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基点,如何有效落实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基于以上典型的实施困境,从理念认识的重要性、组织形态的有序性、考核监管的主导性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精准定位其本源要求和价值意蕴,剖析少儿编程教育的实践方法,聚焦于培养少儿的思维素养。

1.理念认知的重要性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这表现在认知对实践的指引、规范和修正等方面。如何认识少儿编程教育的实践和发展,依旧要回归其本源要求和价值意蕴。具体来说,一是训练少儿思维方式。探讨在教育领域中怎么使计算机促进少儿学习和发展,将计算机作为少儿的思维辅助工具,计算思维利于少儿了解思考的过程,建造学习模型,根据皮亚杰同化理论,迁移到其他的学习领域,形成一定的学习路径和原则。二是以编程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转变与提升为目标。解决聚焦于编程教育过程中少儿问题思维、算法思维、批判思维、合作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体现在儿童未来面临不确定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增强儿童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不可替代”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在计算思维能力方面打下坚实基础的少儿,在解决问题时更为高效辩证。

2.组织形态的多元性

国家发展规划提出中小学校、行业、企业、市场、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和推广发展。在多中心模式下,古有家学庭训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以个人或者少数几人作为组织形态来应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实属绵薄,中小学校仍是少儿编程教育的主战场,学校的教育教学组织形态发展反映了少儿编程教学中学生规模和发展趋向,在其现有的小规模的组织基础上持续发展、扩大影响,建立有序、大班的组织形态,以此扩大少儿编程教育的受众群体,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程度的发展,注入弹性,由单边组织形态向多元组织结构的优势兼容,平行并列发展校外教学组织形态,拓宽少儿编程教育的场域,将组织形态由单边向有序多态发展,实现校内外的和谐共生发展。

3.评测监管的主导性

目前,我国教育培训市场乱象频生,少儿编程领域也自然避免不了一些质量低劣的社会化教育培训机构流入其中。总的来讲,评测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这个评测要具备生长性。另一方面就是监督管理的规范化,两者平行推进,有利于保障少儿编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少儿编程教育的推进路径

1.回归理性认识

如今少儿编程推进阶段中,学校是少儿编程教育的纵横发育主战场。在少儿编程教育学校实施中,首先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少儿编程教育的理念内涵、目的与价值,使管理者、教师、学生具备少儿编程教育意识,理解开展的必要性;其次,引进优秀的少儿编程教育优秀的实践人才(一线教师和机构老师)进行案例指导、教学评估,以观摩和实地学习的形式,把握少儿编程教育开展的整体流程,并就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人才培训开展研究与讨论。最后,学校结合自身特色,以强有力的措施落实少儿编程教育。

2.健全组织形态

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教育场域随之发生变化,边界被拓宽,组织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少儿编程教育想要深入扎根发展,那就需要拓展其教育场域。一是通过互联网架设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线上桥梁,二是创建关联更多场景,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社区、家庭、夏令营等综合场开展少儿编程学习。通过互联网架设起非正式的学习桥梁,以网络为载体传递知识,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广泛参与。同时,通过网络非正式学习的切入,接轨正式学习(在线或线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协调多方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路径与学习机会。其他场域同是个体参与相关学习活动的场所,通过讲座、互动体验、趣味竞赛等,联系当下热点,比如故宫文化IP,垃圾分类环保主题等设计编程课程专题,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发挥创造力的一大动力,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建立对于科学技术的认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励更多孩子参与编程。

3.强化评测监督

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教师教学效益的评价都深刻影响教学有效性和适配性。评测的外化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知识内化程度、思维发展层次、技能发展水平等,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少儿编程教育评测的核心在于计算思维。有关于计算思维的评测主要围绕着知识概念的习得和内化、技能的掌握、迁移应用能力,采用的方式有借鉴国外计算思维测量量表、基于竞赛试题考核评价、依托系统环境实现学习者学习过程性数据分析评价、构建本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OLO分类目标融合量化和质性评估五种方式进行评测。以上方式只适用于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培养模式下的评价,评测实践也明显不足。思维训练和评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考虑到不同主体、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教学特点,与技术相结合促进个性化评估,同轨循环执行培养—测评—培养—测评……选择最能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顺序,以测评促进学习发生。同时持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推进更加精进的测评制度和机制。

作者单位:观山湖区铭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