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 5-9℃ | 空气质量
欢迎访问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教研动态 > 高中教育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新旧教材深度对比分析——以“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为例

发布日期:2024-06-20 11:20:15 字体:【

摘要:人教版高中物理2019年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与2010年版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原有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本文以新旧教材“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节为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对编写思路、内容、栏目、插图及课后习题等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发现新教材结构编排针对性和逻辑性更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最后立足新教材特点,对物理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安培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明了本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方面。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师须全面分析并用好新教材,才能将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落实。


为探讨该问题,本文以新旧教材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节为研究对象,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从教材编写思路、内容、栏目、插图及课后习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立足新教材特点,对物理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一、两版教材编写思路对比分析

旧教材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以三维目标为指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文中复习前一节知识并结合物理学史引入课题,用演示实验总结出判断安培力方向的左手定则,接着演示“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巩固对定则的理解。安培力大小环节中,直接给出安培力表达式,并阐述了导线与磁场垂直和一般夹角时的表达式。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磁电式电流表的原理,最后用“做一做”中旋转液体的现象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新教材以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境设置问题,运用情景问题引出课题,文中在定义安培力时还定义了1A。通过安培力方向演示实验,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归纳总结左手定则。尔后直接进入安培力表达式环节,利用思考与讨论思考一般情况下安培力的表达式,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问题。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磁电式电流表的原理,凸显出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教材内容的对比分析

1.教材栏目对比

新教材在结构上保持了稳定性,更改了标题,新增问题、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删除旧教材中一个演示和做一做(见表1),在教学逻辑,知识内容上更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本质,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质疑创造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



1.1“问题”栏目

新教材开篇就导体棒运动的实际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欲。该“问题”栏目依托真实情境进行情境化问题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提问意识,明确研究课题“安培力的方向该如何判断?它的大小除了与磁场应强度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旧教材中没有依托真实情境,平铺直叙引出课题。


新教材新增的“问题”栏目,体现物理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基本理念,增强学习趣味性,呈现的素材可引导学生思考更多问题,主动进行科学探究,运用科学方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锻炼思维能力。相比之下,旧教材略显单薄,学生较难很快进入学习物理的状态。


1.2“演示”栏目

新教材在“演示”栏目中,新增实验步骤,使学生更清楚实验操作步骤,体现实验的规范性。实验1增加“导体棒”对象,便于对具体对象进行研究,建立模型,总结判断安培力方向的法则。旧教材中少了这些描述,“学生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容易混淆受力对象”,可能误认为分析磁铁受力。

新教材将旧教材中演示“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巧妙移进“科学漫步”中,强调用数学方法推导出两导线间作用力公式,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会思考为什么导线间像磁极间一样,会发生相互作用?安培如何推导表达式等问题,深度挖掘,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达成。

1.3“思考与讨论”栏目

新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栏目,将旧教材中陈述句改为疑问句即“如何计算安培力?”其中渗透着相互作用观念。通过该栏目,学生可能会思考如何验证安培力表达式的正确与否,渗透科学思维维度的科学论证要素,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旧教材直接将磁感应强度分解以此解决问题,以陈述性知识告知学生,学习时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开放型思维,创新创造能力很难提升。


“思考与讨论”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将旧教材中的陈述句改为问句,这样更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加深对安培力表达式的理解,激发探究欲。

1.4“做一做”栏目

新教材为了突出研究主题,将“做一做”“旋转的液体”移除,旧教材中的这个栏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涉及微元法,学生较难解释现象,自学时存在一定障碍。新教材教学中可借鉴“做一做”,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科学思维的培养。

1.5“科学漫步”栏目

“科学漫步”栏目的设置,使得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更加精准。该栏目将旧教材中“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演示融入其中,介绍安培的研究历程,研究成果对如今电磁学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其中还强调了数学推理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回顾历史,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做了什么实验,用什么方法探究科学问题,在研究历程中凸显出科学家哪些优秀品质等。新教材鼓励学生思考相关知识,感受科学家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培养其科学态度与责任。


1.6“练习与应用”栏目

在“练习与应用”栏目中,保留了旧教材中的3道习题,并将第一题中的甲和乙图顺序调换,这样的微调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物理循序渐进的过程,利于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新教材将旧教材中第2道习题更改,注重模型建构,运用降维思想将三维空间图转化为平面图,加强学生受力分析能力,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有助于教学测评。习题设置层层递进,第一题在平面图中分析,第二题在三维空间中分析,教学时可适时拓展,丰富问题种类。三、四两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践行学以致用的理念。


2.正文内容设置对比

2.1新课引入对比

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每一节都以“问题”栏目引入课题,该栏目中展示了一幅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的实物图,让学生相信所学知识来源于真实情境,真情境引发出真问题,根据现象提出物理问题,导体棒受力方向如何判断,导体棒受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问促问,提出更多问题,如若棒与导轨不垂直,会朝什么方向运动等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继承旧教材物理学史的描述,引入中还新增了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


旧教材中没有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用物理学史的方式简单引入课题。学生没有任何准备就开始学习,没有依托具体的情境引导学习,显得有些突兀,课题的引入较为生硬,较难培养出学生应有的核心素养。


2.2安培力方向

新教材在“安培力方向”这个环节中,内容上有较大变动,旧教材中所述为“你能用简洁的方法表达这个关系吗?”新教材中的叙述改为“你能尝试把各种情况下三者的方向画出来,进行归纳分析,找到规律吗?”两版教材对比发现,旧教材在“两种情况下”得结论,缺乏科学结论得出过程的严谨性,后续描述中,缺乏科学方法指引,教学时需要教师花较长时间进行引导,不利于学生学习。在新教材叙述中,依据相关证据发现三个物理量的方向相关联,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操,体验各种实验情形,用作图法建构模型,学生可能会画出空间模型,也可能是平面模型,培养发散思维,并提醒用“归纳”的科学方法总结规律,简短的文字叙述却渗透着科学方法。


在磁场、安培力和电场、库仑力进行对比研究时,旧教材中“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这句叙述在新教材更改为“受力的物体是通电导线”。旧教材中受力的对象是电流元,学生对电流元的理解依然存在难点,电流元是一个理想模型,若对该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学生感受到不切实际,不利于知识生成。新教材中有意识地回避这个难点,受力物体具象化,对通电导线进行受力分析,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理解,分析时在大脑中凝炼出相互作用观念。


2.3安培力大小

新旧教材直接给出安培力表达式,新教材新增了对各物理量单位的解释,突显单位的重要性。在“思考与讨论”后,为了便于对一般夹角下导线的受力分析,“新教材将旧教材中的三幅模型图缩减为两幅”,将旧教材中的乙和丙交换顺序,同时在平面图中构建了匀强磁场模型,而旧教材中丙图没有。在对磁感应强度进行分解时,新教材新增“根据矢量的运算法则”,指明所用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磁感应强度概念的理解。在得到安培力的一般表达式后,新教材新增“F的方向如图1.1-5所示”,引导学生关注安培力像其他力一样,具有矢量性,培养学生大概念意识和相互作用观念。


新教材从文字、插图等重构教学逻辑,为加深对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概念的理解,呈现科学方法,改进插图,从平面图向空间图递进,增加匀强磁场模型,使得模型建构更加准确和科学,易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促进建模能力养成,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4磁电式电流表

新教材继承了旧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将“磁电式电流表”放在文末,践行学以致用理念,其中新增“线圈偏转的角度也越大,达到新的平衡”,旧教材在分析后直接得出“从线圈偏转的角度就能判断通过电流的大小”的结论,结论的得出过程显得很突然,学生学习时心中会存在很多疑惑,如为什么角度的大小能表示电流大小等。新教材将旧教材中“如图3.4-1和图3.4-2可以看出”改为“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小小的变化却体现着科学探究意识,基于证据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而旧教材依据的两幅图并不是磁电式电流表的内部结构模型图,得出结论可能不可靠,缺乏证据意识。在关注学情基础上,建议在教学中展示磁电式电流表的实物图,真实物引发真探究,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在真实情境中,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于学生内化知识,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三、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新教材和旧教材,新教材更有助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围绕新课标要求,笔者就教师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注重情境创设,培养核心素养

新教材注重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创设[5].教学时需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学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如本节课导体棒的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较为复杂情境中提出问题,建构模型,运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探究,分析,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全方位培养核心素养。


2.关注模型建构,提升科学思维

模型建构能力作为物理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能力是指物理现象抽象出其主要特征,通过类比、想象等方法建构其结构、关系等物体模型,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描述,在实际问题中能运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6]。教学中需关注学生模型建构能力培养,如本节内容中分析安培力时,抽象出问题的主要特征,构建结构模型,以真实情境建构平面模型和空间立体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内化为个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聚焦优质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维度中,问题作为第一要素,凸显了“问题”的重要性,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会让学生积极思考,助力其发散思维培养,新教材中的教学中,需关注问题设计,如“你能尝试把各种情况下三者的方向画出来,进行归纳分析,找到规律吗?”这样的问题具有操作性和发散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


4.挖掘物理学史,践行育人理念

物理学家钱三强说过这样一句话: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很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掘。从中汲取营养,获得教益,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都会是大有益处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物理学史的渗透,深度挖掘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优秀品质,如本节的“科学漫步”介绍安培的研究历程以及用到的科学方法,教学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媒介了解科学家的研究经历,相关成就,以及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培育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达到物理育人的目的。


作者:张先炜  

单位:贵阳市清华中学